各類癌症
<
1
2 3 4
>
- 頭頸部惡性腫瘤
*頭頸部惡性腫瘤之治療方式:
1.手術切除:根除性手術通常合併局部整形手術,以維持正常之語言及吞嚥功能。
2.放射線治療:可作為單一治療或合併手術治療使用, 而後者,又可分為手術前及手術後之放射線治
療,分別達到減少腫塊大小及減少復發之目的。
3.化學藥物治療:通常使用於較晚期之鼻咽癌、下咽癌、口腔癌患者,且均為合併其他治療方式。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考慮因素):
1.期別依據:原發腫瘤之部位及大小及鄰近組織是否侵犯及頸部淋巴腺轉移情況。
2.細胞型態:1.麟狀上皮細胞癌(佔80﹪以上)。
2.腺癌。
3.淋巴瘤。
3.治療後之生活功能及外觀改變之評估。
4.病患之年齡及目前心肺功能。
5.病患及家屬之意願。
*治療方式之討論:
1.放射線治療(可使用於I-IV期之患者):
單獨放射線治療方式如下:
遠隔放射線治療:每天一次,每週五次,治療約五至七週,照野涵蓋原發腫瘤及頸部轉移或可能
轉移之淋巴腺,目前均以新型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機施作、副作用大大減少。
近接治療:近接治療3次,每次間隔3-7天,每次約30分鐘。即利用遙控式近接治療機,將射源暫
時性植入治療部位。主要目的為增加腫瘤控制率,減少復發,以鼻咽癌最常使用。
副作用:放射線引起之黏膜反應(如:鼻塞、口乾等)。
2.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一)手術前放射治療- 用以縮小腫瘤,以提高手術之切除率
適應症--
1.晚期且無法馬上切除之腫瘤。
2.維持術後較佳之外觀及功能。
(二)手術後放射治療-用以減少局部及頸部淋巴腺之復發率。
(可由>30減少至<10﹪)。
適應症--1.第III-IV期病患
2.高度惡性分化之腫瘤。
3.腫瘤切除邊緣不安全。
4.頸部淋巴腺轉移或可能轉移。
治療方式--遠隔治療五週,每天一次,每週五次:照野涵蓋手術部位及高危險之頭部淋巴腺轉移
區域。
3.化學藥物治療—由靜脈藥物注射主要使用Cisplatin、5FU &Leucovorin 三種藥,
每三至四週一次,每次打五天,約4~6療程。
副作用:噁心及嘔吐、口腔炎、食慾不振、焦慮、失眠、骨隨抑制(但症狀多較輕微)
、靜脈炎。
<<TOP>>
- 食道癌
*食道癌之治療方式
1.局部性治療:(1)手術切除:局部或全食道切除術合併重建手術。
(2)單獨放射線治療:需涵蓋鄰近淋巴組織。
2.輔助性治療。
3.輔助性放射線治療(減少局部復發機會) 。
4.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減少遠端轉移機會如肝,肺,骨骼及腎上腺) 。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1.期別:依腫瘤侵犯深度及長度、淋巴腺感染情況、鄰近組織及重要器官如氣管、縱膈腔是否
被侵犯。
2.手術是否完全切除(手術後病理報告證實侵犯周邊組織)。
3.細胞分化(低、中及高度惡性)。
4.年齡、身體狀況及心肺功能。
*治療方式之討論:
1.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分靜脈藥物注射及口服及栓塞劑等不同方式
。
第一線: 5-FU & Leucovorin+Cisplatin
(每三至四週一次,每次打五天,約4~6療程)。
第二線:Doxorubicin+Cisplatin(每二週一次。連續6~8療程)。
其他口服化療藥:UFUR(友復)、(Tegafur),栓塞劑:Atillion。
副作用:噁心及嘔吐,口腔炎,食慾不振,焦慮,失眠,靜脈炎,暫時性脫髮(但症狀多較輕微)。
2.放射線治療:
遠隔放射線治療:每天一次,每週五次,治療約五週,照野涵蓋原發腫瘤及頸部轉移或可能
轉移之淋巴腺,目前均以新型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機施作、副作用大大減少。
副作用:咳嗽、胸悶、食慾減退。
近接放射線治療:近接治療3次,每次間隔3-7天,每次約30分鐘。即利用遙控式近接治療機,
將射源暫時性植入治療部位。主要目的為增加腫瘤控制率,減少復發
。
<<TOP>>
- 胃癌
*胃癌之治療方式:
1.手術切除:全胃切除或部份胃切除手術 。
2.輔助性放射線治療(減少局部及腹腔復發機會) 。
3.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減少遠端轉移機會如肝,肺,骨骼及腎上腺)。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1.期別(腫瘤侵犯深度,淋巴腺感染情況,及鄰近組織及重要器官是否轉移)
。
2.手術是否完全切除。
3.細胞分化(低,中及高度惡性)。
4.年齡。
*治療方式之討論:
輔助性治療之給予方式:
1.化學藥物治療:分靜脈藥物注射及口服及栓塞劑等不同方式
。
第一線:
5-FU & Leucovorin(高劑量 5-FU:每週一天。連續4~6療程)
第二線:E.L.F.(VP-16x第1,2,3日
& 高劑量 5-FU 24小時連續灌注第1,8,15日,
連續4~6療程)
其他:口服:UFUR(友復)及(Tegafur),栓塞劑:Atillion。
副作用:噁心及嘔吐,口腔炎,食慾不振,焦慮,失眠,靜脈炎,暫時性脫髮(但症狀多較輕微)
2.放射線治療:遠隔放射線治療:每天一次,每週五次,治療約五週,照野涵蓋原發腫瘤及
可能轉移之淋巴腺。
副作用:功能性腹瀉,食慾減退
<<TOP>>
- 肺癌
*肺癌之治療方式:
1.手術切除:肺葉切除及鄰近縱隔腔淋巴腺摘除。
2.化學藥物治療。
3.放射線治療(可作為單一治療或輔助性治療)。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1.細胞型態: 可分小細胞癌及非小細胞癌(麟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大細胞癌)。
2.期別(腫瘤大小、淋巴感染情況、鄰近組織是否侵犯,及重要器官是否轉移)
。
3.病患之年齡及目前心肺功能。
4.分化(低、中及高度惡性)。
5.病患及家屬意願。
*治療方式之討論:
1.化學藥物治療—由藥物靜脈注射
。
小細胞癌:每四週一次,每次施打四天,共需六至八個療程。
使用藥物VP-16及Cisplatin
(第一線)或Campto(Irinotecan)及Cisplatin.
非小細胞癌:(每種藥物打法不同,門診時醫師會詳細解釋)。
第一線:健擇(Gemzar)、滅癌平(Navelbine)。
第二線:剋癌易(Docetaxel)、汰癌勝(Paclitaxel)。
副作用:噁心、嘔吐、口腔黏膜炎、食慾不振、失眠、靜脈炎、骨髓抑制
2.分子標的治療:
Iressa(健保規定為第三線用藥):每天一顆。
副作用:常見有皮膚紅疹、發癢、紅斑性膿疹、腹瀉、口腔炎、肝功能異常、間質性肺炎等。
Tarceva(目前健保沒給付):
每天一顆。
副作用: 常見為皮膚毛囊炎,其他則無太大副作用。
3.放射線治療:可用以單獨治療或手術後作為附加治療使用(用以減少復發機會),對於轉移
患者(骨、腦、淋巴腺及腎上腺),亦可實施姑息性放射治療以紓解症狀,
改善生活品質,本院可利用全身型光子刀立體定位放射治療,來加強準確性
及提昇治癒率。
方式:每天一次,每週五次,約25-35次。
副作用:吞嚥異物感、食慾減退及乾咳。
<<TOP>>
- 乳癌
*乳癌之治療方式:
1.手術可分:保守性手術(保留大部分乳房組織)及根除性手術
。
2.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減少遠端轉移機會如肺.肝及骨骼)。
3.引導性化學藥物治療(術前使用---用以減少腫瘤之體積)。
4.輔助性放射線治療(減少局部復發機會含胸壁及附近淋巴結)
。
5.賀爾蒙治療(用來抑制乳癌細胞之生長)。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
1.期別:依腫瘤情況(部位大小,淋巴管及血管是否侵犯,胸肌及皮膚是否侵犯)及
淋巴轉移情況(數目,是否莢膜侵犯)。
2.年齡:是否停經,是否小於40歲。
3.分化:低,中及高度惡性及細胞型態。
4.賀爾蒙接受器是否陽性及HER-2/neu
之表現。
*治療方式之討論:
輔助性治療之給予方式:
1.化學藥物治療:靜脈藥物給予:
第一線:
C.M.F×6(每月第1及第8天,共12次,約6個月)。
第二線
: C.A.F×6 (每月第1天,共6次,約6個月)。
第三線
: Taxol or Taxotere + Cisplatin ×6次(每月第1天,共6次,約6個月)。
副作用
: 噁心及嘔吐,食慾不振,焦慮,失眠,靜脈炎,暫時性掉髮,月經紊亂。
2.放射線治療:
方式
: 每天一次,每週5次,約25~ 28次 。
副作用
: 暫時性吞嚥不適及皮膚顏色改變。
3.賀爾蒙治療 (第1至第4線)。
方式
: 口服,每天兩次,2~5 年。
副作用
: 心悸,噁心,月經紊亂及陰道出血。
4.其他 :Herceptin
(基因抗體)。
<<TOP>>
- 胰臟癌
*胰臟癌之治療方式:
1.手術切除。
2.輔助性放射線治療(減少局部及腹膜復發機會)。
3.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減少肝及遠端轉移機會)。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部位特殊:只有5-25﹪之病患可切除,即使切除仍有50﹪之局部復發及肝轉移可能性。
(鄰近胃、12指腸、空腸、腎、脾等器官及胃動脈、門靜脈等血管。)
*治療方式之討論:
1.化學藥物治療—以靜脈藥物注射為主,且與放射線治療合併使用效果為佳。
使用藥物:
5-FU 、 Leucovorin 、Gemzar&Cisplatin(每二週一次,共需六至八個療程。)
副作用:噁心及嘔吐,口腔炎,食慾不振,焦慮,失眠,靜脈炎,暫時性脫髮(但症狀多較輕微)。
2.放射線治療:
方式:每天一次,每週五天,約25-28次。
目前均以新型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機施作、副作用大大減少。
副作用:功能性腹瀉、食慾減退及噁心。
<<TOP>>
- 肝癌
*肝癌治療方式:
1.手術切除適應症:腫瘤愈小愈好(小於5公分尤佳)。
2.肝動脈栓塞治療:將腫瘤之營養血管(肝動脈)加以栓塞,使腫瘤細胞得不到營養而死亡。
3.經皮酒精注射療法:酒精可使細胞脫水、蛋白質凝固而達到腫瘤壞死的效果。
適應症:最大直徑小於3公分、數目少於3個之腫瘤,且無出血情形。
4.立體定位順形治療(光子刀治療)。
5.無線頻率電熱療法。
6.全身化學治療(經靜脈)。
7.肝臟移植。
*治療方式之討論:
1.化學藥物治療—以靜脈藥物注射為主,且與放射線治療合併使用效果為佳。
使用藥物:
5-FU 、 Leucovorin 、Epirubicin & Interferon
(每三至四週一次,共需六至八個療程。)
副作用:噁心及嘔吐,口腔炎,食慾不振,焦慮,失眠,靜脈炎,暫時性脫髮
(但症狀多較輕微)。
2.放射線治療:
方式:每天一次,每週五天,約25-28次。目前均以新型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機施作、
副作用大大減少。
副作用:食慾減退及噁心。
<<TOP>>
- 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之治療方式:
1.手術根除:切除子宮、部份陰道、子宮旁組織及摘除骨盆腔內淋巴腺
。
2.化學藥物治療(通常使用於較晚期患者)。
3.放射線治療(可作為單一治療或輔助性治療)
。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1.細胞型態:麟狀上皮細胞癌、腺癌、小細胞癌。
2.期別(腫瘤大小及侵犯之範圍、鄰近組織是否侵犯,及重要器官是否轉移)。
3.骨盆腔淋巴轉移狀況。
4.病患之年齡及目前心肺功能。
5.病患及家屬意願。
*治療方式之討論:
1.化學藥物治療:由藥物靜脈注射(通常使用於較晚期患者,stageⅠB
and ⅡA)
Cisplatin、Oncovin、Bleomycin
(第一~四天,每三週一次)。
副作用:噁心、嘔吐、口腔炎、食慾不振、失眠、靜脈炎、骨髓抑制
2.放射線治療方式:
(1)單獨放射線治療—可使用於Ⅰ-Ⅳ期之病患:
遠隔放射線治療:遠隔治療五週,每天一次,每週五次。
照野涵蓋原發腫瘤及骨盆腔淋巴腺。
近接放射線治療:近接治療三週,每週二次,每次約一小時。
主要目的為增加腫瘤劑量減少鄰近直腸及膀胱之劑量。
即利用遙控式近接治療機,將射源暫時性植入治療部位。
主要目的為增加腫瘤控制率,減少復發。
副作用:放射線引起之腹瀉。
(2)輔助性放射線治療---
適應症:對於接受子宮根除術之患者:
遠隔放射線治療:治療五週,每天一次,每週五次。
照野涵蓋原發腫瘤及骨盆腔淋巴腺。
近接放射線治療:治療每週五次,每次約15分鐘,療程約7至10次。
<<TOP>>
- 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之治療方式:
1.手術切除:只有早期直腸癌可進行保存性手術,其餘皆需進行根除性手術
。
2.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減少遠端轉移機會如肝,肺,骨骼及腎上腺)
。
3.輔助性放射線治療(減少局部及腹腔復發機會)
。
*如何選擇治療方式:
1.期別(腫瘤侵犯程度,淋巴感染情況,及鄰近組織及重要器官是否轉移)
。
2.腫瘤部位(直腸、乙狀結腸、升降結腸、迴腸或橫結腸)。
3.手術是否完全切除。
4.分化(低,中及高度惡性)。
5.年齡。
*治療方式之討論:
輔助性治療之給予方式:
1.化學藥物治療—分靜脈藥物注射及口服及栓塞劑。
第一線:5-FU
& Leucovorin。
High
dose 5-FU:每週一次,共需十二到十八次。
Low
dose 5FU: 每週一次,共需半年。
第二線:Campto(抗癌妥,易導致腹瀉)。
Eloxatin(易導致周邊神經炎)。
其他:口服:UFUR(友復)(Tegafur),栓塞劑:Atillion。
副作用:噁心及嘔吐、口腔炎、食慾不振、焦慮、失眠、靜脈炎、口足症候群。
(但症狀多較輕微)。
2.新生血管抑制劑:Avastin:每兩週打一次。
副作用:噁心及嘔吐、食慾不振、高血壓、頭痛、腹瀉、脫落性皮膚炎等。
嚴重的副作用:高血壓危象、腸胃穿孔、傷口癒合症候群等。
3.放射線治療:
方式:每天一次,每週5次,約25~
28次。
副作用:功能性腹瀉,食慾減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