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 糖尿病衛教中心 關於我們 衛教專區 活動花絮 活動訊息 教育訓練 相關連結
*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聯絡我們
* * * * *
* 衛教專區 *
* *
*
糖尿病衛教
*  首頁 > 衛教專區 > 糖尿病衛教
*
* *
*
*
* 糖尿病衛教
*
* 營養衛教
*
*
*
糖尿病簡介 2023.05.11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林文玉 醫品副院長】
轉寄朋友(另開視窗) 列印此頁(另開視窗)

1.糖尿病小史:

  糖尿病不是一個晚近才知名的疾病。古埃及在西元前一五○○年,就有關於糖尿病的簡單敘述,可證明當時人們即有糖尿病病例出現,其後在希臘、羅馬、印度等地,都可發現先人對糖尿病的記載。而在中國較具體正式的文獻則是在東漢名醫張機,在他的著作“金匱要略”中,有對糖尿病症狀諸多的描述;在當時,已知「消渴症」(中醫稱糖尿病為消渴症)有消穀、飲一斗、小便一斗之「三多」症狀,在後代的重要醫學著作中,也不難發現消渴症的蹤跡;在隋朝「古今錄驗方」中,對消渴症下的註解:「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甜症,皆是消渴症也」,即使今日科技昌盛也無法挑剔前人對糖尿病的描述。「糖尿病」的英文Diabetes又從何而來?相傳乃西元二世紀土耳其的阿利提斯Arateus提出,意思是「肌肉四肢溶解幻化,排出為多而甜的尿液」。在17世紀,糖尿病便被稱為「小便魔鬼」,可見早期西方醫學家也多透過尿液發現這個疾病,直到1776年多卜生(Dobson)才正式用科學方法,證明尿液中的甜味是糖份。

  西元1889年德國醫師 閔考斯基Minkowski and 汎梅林von Mering 完成實驗狗的胰臟切除術,首度證實胰臟與糖尿病的關聯性。同年德國醫學生蘭格罕Langerhans在胰臟組織切片中發現“無管腺體”,後世稱之為蘭氏小島,此島腺細胞被懷疑與“降低血糖的物質”分泌有關係。直到1920年,多倫多大學助教班亭(Banting)才將糖尿病的關鍵物質─胰島素Insulin萃取出來。1922年6月美國禮來藥廠和多倫多大學董事會訂約,著手生產胰島素,同年8月生產出少量胰島素提供班廷醫師試用,萃取純化過程經多次改良,在1923年2月開始大量生產。1922年1月11日14歲瀕危的男孩湯姆遜得上天垂憐,成為第一個注射胰島素救活的病人 (可惜27歲時罹患流行性感冒死於肺炎);11歲少女伊莉莎白休斯在1922年8月16日得糖尿病,在死亡邊緣徘徊時,由母親和護士陪同前往多倫多見班廷醫師,班廷使用胰島素成功治療。伊莉莎白在1929年從伯納學院畢業,翌年和一位年輕律師結婚,每天注射胰島素,過健康正常的生活,她前後生了三個小孩;1980年夏天仍舊耳聰目明,前往中國大陸從事為期六週的旅遊;1981年4月25日突然因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73歲 (前後用胰島素治療了62年)。

2.血糖:

  醣類是一種碳水化合物,乃人體主要能量來源,也是人體結構碳來源最重要的提供者。醣類依結構可分為四大類:單糖、雙糖、寡糖及多糖。單糖是最小單位的糖,其中最常見的包括: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雙糖由兩個單糖分子所構成,其中最常見的有:麥芽糖、蔗糖及乳糖。寡糖由3~10個單糖所構成,如:果寡糖、木寡糖等糖類替代品。多醣則是由10個以上單糖所構成,包括:澱粉、肝糖、纖維及糊精等。澱粉與肝糖是成千上萬個葡萄糖分子的聚合物,好比一個房子是由成千上萬顆磚頭組合而成一般。我們的主食,不管南方米、北方麥,或全穀雜糧類,都含有豐富的澱粉。澱粉在口腔咀嚼,與口水中的麥芽糖酶混合,麥芽糖酶如刀子一般,切開繁複的醣聚合鏈,釋出初步消化分解的寡糖、雙糖與單糖,於是而有”甜味”的產生。這些半分解醣,隨著吞嚥進入胃腸道,此時受刺激的胰臟分泌大量胰澱粉酶至十二指腸,將澱粉做最大極限的分解;小腸皺摺刷狀緣的小腸液雙糖酶,如麥芽糖酶、蔗糖酶、酶,異麥芽糖酶及糊精酶,會讓醣的消化達98%。葡萄糖乃澱粉分解之最終產物。小分子的葡萄糖由腸黏膜透過主動運輸,迅速的進入血液循環,餵養全身的組織與器官。在血液中川流的糖稱為血糖。符合生理的血糖在空腹時約莫60-100mg/dl,餐後兩小時約70-140mg/dl。超越生理數值的血糖對身體有害,長期暴露高血糖環境,會讓蛋白質變性,器官功能衰敗。

3.胰島素:

  胰島素可以說是應”血糖恆定”而生的一種內分泌荷爾蒙。人們用餐後,大量葡萄糖進入血流,血糖便上升;血糖是胰島腺分泌胰島素最強有力的刺激因子,所以生理上血糖與胰島素濃度總是呈亦步亦趨態勢。在進食前2-10分鐘,胰島素會大量的分泌,此第一時相的胰島素分泌(三餐總計)占全天

分泌量的一半;如此瞬間巨量的分泌,目的在促進週邊組織葡萄糖的利用,壓制昇糖素分泌,阻止肝臟的糖產出,以平抑餐後血糖的大幅波動。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賀爾蒙,由胰臟蘭氏小島(或稱胰島腺)之乙型細胞所分泌;胰島素用來參與調節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謝,控制血糖平衡,促使肝臟、骨骼肌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化為糖原(舊稱肝糖)。起初,胰島素與細胞膜上胰島素接受器結合,啟動一系列分子訊息傳遞,在細胞膜對側,招來葡萄糖轉運子,如船隻在碼頭般,載運血糖進入細胞質之中。在細胞質中,葡萄糖先後經過無氧的糖酵解途徑、需氧的三羧酸循環以及生物氧化過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龐大能量,並以ATP(三磷酸腺苷)形式貯存起來,供生命體生長、運動等活動之需,於是方有精氣神之展現。

  胰島素由具有21個胺基酸的A鏈和30個胺基酸的B鏈,透過兩個雙硫鍵及一個胜肽鏈內雙硫鍵結合而成。早期胰島素從動物如:豬或牛萃取;尤其因豬的胰島素和人類胰島素只有一個胺基酸不同,被廣泛使用。20世紀80年代,利用基因工程發展出高純度人類胰島素,其結構和人體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一樣,於是胰島素的生產進入另一個里程碑。由於人類胰島素抗體少,所以注射量比動物胰島素平均減少30%;人類胰島素的穩定性高於動物胰島素,常溫25℃左右可保存長達4周之久。20世紀90年代,生物科技突飛猛進,在啟效時間、峰值時間、作用持續時間上不能模擬人的生理分泌模式的人型胰島素,已不符人們追求理想與方便之需求的環境下,胰島素類似物於焉誕生。目前主流的胰島素有模仿基礎分泌的基礎胰島素,還有滿足餐後 (模擬第一時間分泌的)血糖控制的餐食胰島素。還有應付不願增加針數,一天注射2-3次的預混胰島素。

4.糖尿病病因:

  時代的進步、飲食環境的改變及地球上為飢荒所苦的國家和人口逐年下降,取而代之,因營養過剩、飲食無度而產生的肥胖人口快速成長。到處充斥的脂肪細胞,不但見諸肝臟而為脂肪肝,也在皮膚下層、肌肉間隙、胰臟細胞間及腹膜腔中出現。

  過度堆積的脂肪釋出發炎因子,或氧化還原代謝物ROS,成為胰島素作用能力下降的主因,學術上稱胰島素阻抗。胰島素作用下降意思是身體必須生產並釋出更多胰島素才能滿足葡葡糖代謝的需求。Barabara在2011年的班亭演講Banting lecture,揭示高胰島素血症乃身體為了儲放更多脂肪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adaptation response),論點再次強調脂肪與糖尿病的關聯聯性。這些發炎因子與氧化壓力,儼然成為胰島素分泌細胞損傷及胰島素分泌能力下降的主因。

  在第一型糖尿病,病毒誘發的T細胞免疫反應,攻擊胰島細胞,受損的細胞核酸DNA釋出,放大發炎反應,使細胞破壞一發不可收拾,就如猛爆型肝炎一般。第二型糖尿病在發炎因子氧化壓力環境下,胰島素分泌能力逐年減退,到“失去代償”時,也就是顯著糖尿病( overt diabetes)發生時,胰島素分泌細胞功能殘值已經不到百分之五十。高血糖在人體生成的糖化產物,也會開啟NF-kB,釋出大量ROS,再度傷害胰島素分泌細胞,讓血糖管控雪上加霜。

*
*
   誠心提醒您,詳細的資訊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至仁愛醫療財團法人就醫。
 
仁愛形象圖  
 
* * *
*
.大里院區:41265台中縣大里市東榮路483號  04-24819900  .台中院區:40041台中市中區柳川東路三段36號 04-24819900
您是第0161620位瀏覽者 | 最後更新日期:2023.5.11 上午 10:02:12 | Copyright©2009 仁愛醫療財團法人版權所有
*